Copyright©2011-2016 版权所有: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人民政府 地址: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拉卜楞镇浪格塘046号
投稿信箱:gnzdjg@126.com ICP备案:陇ICP备11000231号-1 网站标识码:6230270001
甘公网安备:62302702270003 技术维护单位:博达软件
时间:2024-08-18 作者: 点击数: |
|
引 言 扎油乡位于夏河县南部,总面积378.28平方千米,下辖扎油道、扎油哇、扎油曼3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常住人口545户3732人。全乡共有基层党组织5个,其中党委1个,党支部4个。共有党员226名。近年来,扎油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产业发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努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截至目前,整合各类资金2146万元投入各村村集体经济,培育扶持专业合作社及企业主体11家,各村累计分红达243万元,通过享受分红、劳务输转等方式,直接或者间接辐射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同时,依托自然禀赋和区位优势,发展养殖、种植、文旅、牦牛酥油、民族服饰生产加工等新型产业,带动农牧民群众学习新型技术、扩宽就业渠道,打造特色品牌,全面提升对外影响力、知名度,努力形成以新型农牧业和文旅融合产业繁荣发展的良好格局,推动全乡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近年来,扎油乡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新建扎油道村党群服务中心,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调整村党支部书记2名、村委会副主任3名、村文书3名,将一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干部充实到基层党组织中,使其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组织建设过程中,乡党委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打造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力实现“十美扎油”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着力把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行动优势,全力培育优势产业,全力改善人居环境,全力打造和谐村组,全力促进文明乡风,全力提升生活品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农旅融合,立足资源禀赋“新势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扎油乡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依托资源优势,聚焦乡级“一线三片”产业发展布局,以培育特色产业为主线,打造了羊肚菌种植产业发展基地,建设了高标准养殖基地和鲜奶收购站,依托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修建养殖区暖棚及附属设施,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衍生酥油、曲拉等畜产品、民族服饰生产加工等新型产业,通过乡党委指路、支部牵头、党员带动、群众参与,推动各行政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累计整合各类资金2146万元投入各村集体经济,培育扶持专业合作社及企业主体11家,各村累计分红达243万元。2023年,全乡三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
抱团发展,打造乡村旅游“新名片” 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重头戏”。近年来,扎油乡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依托区域优势和自然资源,聚焦“天边扎油”文旅品牌,扎实培育文旅产业,制定《夏河扎油沟生态旅游风景道发展规划》,打造怀洒村高端民宿,自驾游帐篷营地等,整合各类资源、资产、资金,实施了桑斗塘村全域旅游专业村建设项目,积极培育了特吾昂、娄么塘、桑斗塘、洒索玛、塘色尔村等休闲露营营地,申报创建甘南州夏河县天边扎油2A级景区,休闲露营、民宿餐饮等多元业态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遍地生根,扩宽农牧民群众增收渠道,推动乡村产业迭代升级、多元发展,促进文旅产业成为富民增收的新引擎,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富民强村,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展是强村富民的必由之路,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近年来,扎油乡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把过去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发展成果、工作成果、机制成果巩固转化下来,把扶贫产业升级打造为乡村振兴的特色化产业,把脱贫典型升级打造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性力量,把重点村庄升级打造为乡村振兴的精品景区。通过大力培育畜牧、种植、文旅特色产业,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主动开展基层社会治理,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弘扬勤俭节约文明新风,推动社风民风家风持续向好,不断提升农牧民群众生活品质,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强劲发展 大村级集体经济,绘就强村富民新画卷。
(供稿:扎油乡党委)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