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2011-2016 版权所有: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人民政府 地址: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拉卜楞镇浪格塘046号
投稿信箱:gnzdjg@126.com ICP备案:陇ICP备11000231号-1 网站标识码:6230270001
甘公网安备:62302702270003 技术维护单位:博达软件
时间:2025-09-10 作者: 点击数: |
|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老有所为、少有所育”政策,深化代际互哺与乡村振兴实践,9月8日,夏河县以“秋收共享——共赴丰收的约定”为主题,开展“银龄助农·青春传承”离退休老干部与青少年第三阶段农耕实践活动。活动由县委组织部、拉卜楞镇党委、团县委、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教育局联合举办,在田间地头书写老青携手、传承农耕文化的生动篇章。
活动现场,金黄的青稞田随风起伏,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劳动的热情。农业技术退休老干部们率先“上阵”,手持镰刀,神情专注地演示青稞收割技巧。“左手扶稳麦秆,右手镰刀贴地斜切,注意力度要均匀。”72岁的农业技术老干部杨生禄一边示范,一边向围在身边的青少年讲解动作要领。青少年们听得认真,学得投入,纷纷拿起镰刀尝试,尽管动作略显生疏,但在老干部们的耐心指导下,逐渐掌握了收割技巧。“原来收割青稞有这么多讲究,爷爷奶奶们的手艺真厉害!”拉卜楞小学学生拉毛央宗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
在现代机械收割区域,一台联合收割机在田间穿梭,割台起落间,成片的青稞被快速收割、脱粒。老干部们结合自身多年农业工作经验,向青少年们介绍现代农业机械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对比传统人工收割与现代机械收割的效率差异。“过去我们收一亩青稞,几个人得忙活一整天,现在有了收割机,一小时就能完成,这就是科技的力量。”老干部张玉龙的讲解,让青少年们直观感受到农业技术变迁带来的巨大改变,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农业科技的兴趣。
除了田间劳作,活动还搭建起“一老一小”互动交流平台。休息间隙,老干部们围坐在一起,向孩子们讲述过去的农耕故事,分享农业生产中的难忘经历;孩子们则用稚嫩的语言,向老干部们介绍校园生活和学习趣事。两代人在交流中增进了解,加深了对农业文化的认同感。“和爷爷奶奶们聊天特别开心,他们的故事让我知道了粮食来之不易。”学生王菡说。
为让青少年深入体验农耕文化,活动还组织大家前往当地一处有着千年历史的水磨坊,观摩水磨磨糌粑的传统流程。水磨坊内,水流驱动磨盘缓缓转动,老干部们向孩子们详细讲解水磨的构造、工作原理以及糌粑在藏族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看着青稞在磨盘的研磨下逐渐变成细腻的糌粑粉,孩子们不时发出惊叹,亲身感受着传统农耕技艺的独特魅力。 此次“银龄助农·青春传承”农耕实践活动,不仅让青少年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到了农耕的艰辛,培养了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更通过老青携手的方式,实现了农业技术与农耕文化的代际传承。下一步,夏河县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进一步搭建老青互动平台,让老干部的经验智慧与青少年的青春活力碰撞出更多火花,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12名农业技术退休老干部、10名拉卜楞镇退休老干部与拉卜楞小学五年级(2)班44名师生共同参与。 相关链接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