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夏河县2018年农牧林业工作计划
时间:2018-04-19   作者:中国夏河 点击数: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委农牧村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及夏河县2018年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进我县农牧林业发展,深化农牧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结合实际,特制定2018年夏河县农牧林业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今年我县农牧林业工作将围绕“12138”开展工作,即:“实现一个目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农牧民增收;围绕两个规划:夏河县“十三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夏河县牦牛藏羊全产业链规划;紧扣一个精神:中央一号文件和县委十五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发展三大产业,畜牧业、农业、林业;落实八项任务:落实惠民政策、推进国土绿化、调整农牧结构、推广农技服务、繁育良种畜草、加强病害监管、提升质量安全、细化项目管理”。

二、工作措施

(一)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实行好,落实好草原补奖、退耕还林补助、天然集体林补助、封山育林生态效益补助、农机购置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直补、畜牧良种补贴、牦牛藏羊保费补贴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确保在促进农牧林业结构调整、提质增效上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大力推进国土绿化。一是扎实组织开展义务植树,种植云杉、圆柏等苗木32万余株,造林1900余亩。二是从王达公路S312线“0”公里开始至县城加油站34公里,在公路两侧适宜地段种植观赏花28.18亩。三是推进132.2万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和48.22万亩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预期森林覆盖率增长0.07个百分点,达到6.78%。四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重点强化松针线虫疫情监测,全年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5‰。五是规范林地审核审批工作,对政府主导征占用林地提前介入,对违法占用林地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六是加强林政稽查和木材检查,认真分析林政执法面临的新形势,创造性开展林政稽查和木材检查工作;七是高效推进国有林场改革,促进国有林场持续健康发展。

1.天然草林保护。按照“生态立县”战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扩大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落实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完成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草原沙化治理、国土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提高草原森林植被覆盖度,构筑高原生态绿色屏障。

2.切实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一是认真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完成禁牧155万亩,草畜平衡604.25万亩,核减牲畜4.536万个羊单位,强化监督监管,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完善牲畜出栏补助政策,对在禁牧区放牧、减畜任务未完成的村、牧户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补奖政策目标、任务落实到位。二是实施退牧还草工程、草牧业试验试点项目、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项目等重点生态保护项目,建设草原划区轮牧围栏40万亩,改良退化草原2万亩,治理黑土滩草地1万亩,治理毒害草草地1万亩,治理已垦草原10万亩,种植人工草地7822亩,天然草原植被平均覆盖率达到97.8 %。三是继续加大草原执法监督力度,规范草原资源利用,严格矿场、采砂厂、公路及铁路草原征占用地审批审核,严厉打击未批先占、非法征占、滥采乱挖等破坏草原违法行为,严肃查处禁牧区放牧和草畜平衡区超载放牧等违法行为,对严重破坏草原违法案件进行公开曝光。四是扎实开展草原动态监测和禁牧区草原监测,为落实补奖政策,实现草畜平衡提供技术资料支撑。

(三)深入推进农牧结构调整。按照“畜牧稳县”战略,以“智慧畜牧业”为切入点,调结构、减数量,保特色、优品种、提质量、增效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在大夏河沿岸推广舍饲养殖、短期育肥、良种繁育养殖模式,大力实施小黑麦、青海444等品种饲草种植、储藏加工和牦牛藏羊反季节销售模式,延长畜牧业全产业链。开发南片牧区种畜、子畜、饲草等方面需求市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1.着力发展高原生态畜牧业。一是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和“一户一策”要求,进一步提升、规范犏牛繁育、犏雌牛养殖、藏羊繁育产业带建设,在大夏河沿岸犏牛、黄牛、藏羊繁育带(点)和犏雌牛养殖带,全面淘汰劣质种公畜、杂畜、非生产畜和“负效益”牲畜,能繁母畜比例达到60%以上。创新畜牧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市场,发展“智慧畜牧业”,实现产品源头可追溯,提高畜牧产业经济效益。二是以28个省州级示范合作社为重点,对懂技术、有保障、讲信誉的合作社、产业大户进行电商培训,培育电商销售网点。同时在犏牛繁育产业带新建示范点5个以上,每个示范点能繁母畜养殖规模达到100头以上,犏牛繁育带适龄母牛比例达到60%。在犏雌牛(奶牛)养殖产业带新建示范点15个以上,每个示范点存栏犏雌牛(奶牛)达到50头以上。在藏羊繁育产业带新建示范点10个以上,每个示范点存栏能繁母羊200只以上,藏羊繁育带适龄母羊比例达到70%。在大夏河沿岸建立5个黄牛繁育示范点。强化184个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养殖类合作社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使其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示范带动作用。

2.培育壮大新型农牧林业经营主体。按照“一户一策”要求,精准确定、精细指导贫困村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和产品营销工作,促进精准扶贫与产业脱贫深度融合,持续增加农牧民收入。一是指导乡村进一步完善主导产业发展计划,实现“一村一品”。二是积极发展“一社带多”模式,引导贫困户全部加入合作社,实现合作社对贫困户全覆盖。三是积极推进“企业+合作社+基地+农牧户+市场”经营模式,通过安多、雪顿两个龙头企业发展订单畜牧业,构建农牧户、合作社、基地、企业之间互利共赢合作模式,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发展特色种植业。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科学规划建设藏中药材、杂交油菜、优质青稞、优质饲草四大种植业产业带。适当增加特色种植作物面积,扩大优质燕麦、小黑麦等饲草作物面积,积极引进试种高原藜麦等特色种植业。预计2018-2020年种植高原油菜1.8万亩、优质青稞6万亩、藏中药材1万亩、藜麦2080亩。

4.打造观光农业新业态。结合“旅游活县”战略,全面建成博拉至阿木去乎,桑科至阿木去乎沿途油菜花观赏带建设,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旅游提升深度融合。

5.探索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推进林权流转,鼓励发展民营林场。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2个。加大对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下规模种养户政策扶持,培育1—2个林业经济示范点。

6.加强渔业资源保护。积极开展渔业资源保护区巡查管护和水生野生动物执法宣传,加强渔政人员培训,依法查处非法捕捞水生野生动物案件,主动参与县域内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电开发公路、铁路建设环境评价和补偿调研工作。

7.扎实推进农牧村“三变”改革。靠实责任,扎实推进,全面完成试点工作,构建以农牧民为主体,股权为纽带,整合各种资源要素的产业发展平台,促进农牧林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四)大力开展农技推广。做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24%,统防统治覆盖率达34%。全面完成测土配方任务,农药、化肥利用率实现零增长。加大废旧农膜回收力度,回收利用率达78%以上。一是结合现代农民职业技能培育工程,重点抓好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全县农牧林业工作人员培训,并协调做好鉴定发证工作。二是充分利用科技宣传周、科技网站、1236农业信息平台广泛宣传农牧林业知识、交流工作动态、技术推广、亮点展示等。三是建立与甘肃农业大学、州牧研所等高校院所科技合作机制,形成以企业(合作社)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解决技术难题和存在问题,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四是以科技特派员工作为切入点,扎实开展科技服务。组织县级农牧林业系统36名具有初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深入12个乡镇27个贫困村175个自然村、合作社全方位开展挂牌定向服务。全面推行科技技术人员科技承包服务与绩效工资、职称评定挂钩,并在落实责任制上见实效。五是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投资10万元实施牧草全程机械化生产打捆、包膜技术示范项目,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优化装备结构,不断提高机械使用效率。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管,扎实开展平安农机建设,实现安全发展。

(五)加快推进畜草良种繁育。深入推进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草畜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促进县域经济加快转型和持续健康发展。

1.对优质畜引进严格把关。凡涉及种畜购入配发或者补助发放种畜、基础母畜组群等优质畜的,均从州内具有《种畜经营许可证》资质的养殖场(合作社)购入。

2.抓牲畜良种繁育,提高生产性能。针对牦牛、犏雌牛、藏羊生产性能下降,品种退化实际,以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为单元,健全犏牛高效繁育、藏羊本品种选育体系。一是加强科研成果转化,积极与甘肃农业大学、甘南州畜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联系,继续抓好牙利吉、桑科、吉仓等3乡镇高原奶牛繁育及牦牛高效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完成用娟姗牛冻配精产母牦牛1000头。二是在科才、桑科2乡镇筛选确定5个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牦牛提纯复壮。三是在桑科种羊场实施藏羊本品种选育点建设;四是在曲奥、麻当、达麦等3乡镇的5个专业合作社实施黄牛繁育技术,完成用娟姗牛冻配精产母黄牛250头。五是指导种畜合作社和桑科种羊场开展种公畜配送、交换和淘汰劣质种公畜。六是举办全县种公牦牛、种公藏羊、能繁母牛、犏雌牛、能繁藏羊母羊评比大赛,充分展示我县良种繁育、培育成果,激发农牧民调整畜种畜群结构,饲养良种畜积极性。

3.加快推进优质饲草料基地建设。紧扣牧草良种、栽培种植和加工销售三个关键环节,大力发展草产业,扩大牧草种植面积,新建“青海444燕麦”人工草地4822亩,苜蓿人工草地3000亩,大夏河沿岸要把优质牧草种植作为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重点和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关键,大力推广粮草兼顾型和种养结合型农牧业发展模式。纯牧区要加大圈滩种草和半人工刈割草场建设力度,增强饲草料生产储备能力。新建半人工刈割草场48.3万亩,圈滩种草2.2万亩;扶持10个饲草料加工企业、草产业专业合作社和饲草种植经营大户,培育优质饲草料销售市场,增加农作物秸秆利用,推动草产业稳步发展。

(六)全力做好防治监管工作。全力做好“三防”(防病、防火、防盗运)、“三打”(打击乱捕乱猎、打击乱砍乱挖,打击假卖死运)工作,确保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

1.防病。突出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强化基础免疫、监测预警、消毒灭源,认真落实春秋集中免疫和定期补免。严格落实产地检疫申报制度,强化动物及动物产品调运监管。全面推行动物经营运输防疫承诺制,严把牲畜出入关,严防疫病传入、传出。继续实施植保工程,加大重大病虫鼠害检测力度,积极开展小麦条锈病、叶锈病,青稞黑穗病、枯朽病、白灰病,油菜白锈病、黑穗病等病虫害防治。深入开展种苗产地检疫,积极推广无公害技术,加强对博拉、扎油等乡镇林区桦狮蠖、落叶锈病等重大危险性虫害检测防治。

2.防火。广泛开展草原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严格落实草原森林防火工作管理主体责任,实行草原森林“防火戒严期”,切实加强草原森林防火巡查和野外火源管控力度,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健全完善三级管护体系,构建符合我县实际的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充分发挥1213名生态管护员作用,加强值班值守,对入山人员及过往车辆严格检查,严禁入山人员携带火种,做到“出门不带火,入林不吸烟”。

3.防盗运。加强病死畜禽监管和无害化处理,严防贩运病死畜尸体。严格落实对病死畜禽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的规定,在技术部门或技术人员指导监督下进行无害化处理。

4.严厉打击乱捕乱猎。进一步完善林场—管护站—护林员三级管护体系,加强公益林区管护和野生动物救护。严厉打击破坏湿地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乱捕乱猎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5.严厉打击乱砍滥挖。严厉打击未经审批擅自对天然林、集体林、公益林等进行乱砍滥伐,对天然草原乱开垦乱挖虫草等药材的违法行为。

6.严厉打击假卖死运。强化案件查办,规范执法程序,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等违法行为,杜绝坑农(牧)现象。严厉打击收购贩运病死牲畜尸体等违法行为,严防病死牲畜进入流通环节,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七)不断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要结合春秋防疫,全面推行牲畜耳标配打工作,实现畜产品安全可追溯,为落实减畜计划提供依据,养殖场(合作社)牲畜耳标佩戴率必须达100%,散养户达70%以上。二是按照“四个最严”和“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农残兽残超标和违法使用高度农药行为,在源头防范、强化监管上发劲,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与安全生产体系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突出抓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全面提升农产品生产质量。三是开展以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等“菜篮子”产品为重点农畜产品质量检测。四是加强生鲜乳生产、收购和运输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收购、运输生鲜乳和各种违禁添加行为,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生鲜乳质量安全事件。五是履行牛羊定点屠宰监管职责,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切实加强牦牛藏羊产业各环节监管措施。六是积极争取定点屠宰场、病死畜无害化处理场、活畜交易市场信息化建设,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七是以甘加羊、牦牛为重点,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定认证工作,不断提升农畜产品品牌形象和社会公信力,全面提升农畜产品档次,在各乡镇建成标准化生产的无公害养殖点1-2个。

(八)做精做细项目。狠抓项目谋划、建设和管理,向质量要效益,使项目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一是抓好2017年退牧还草工程、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项目、2017年度草牧业试验试点项目等6个重点项目。二是紧紧围绕精准脱贫“一号工程”和全县“十三五”规划,研究吃透精神,科学谋划储备项目,力争在谋划项目、研究项目、争取项目、实施项目、管理项目上取得实效,年内完成5-8个新项目筛选申报。

三、工作要求

一是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农牧林业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做到“党委履行主体责任不松手,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不甩手,班子成员履行分管责任不缩手”,以抓党风廉政建设促农牧林工作发展。二是始终做到知责、明责、履责、尽责。把自己的职责牢记于心,践之于行,踏踏实实干好每件事情。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互相配合帮助,形成握指成拳、并肩作战合力,确保每项工作、每项任务安排有布置、有检查、见成效。三是把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把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要把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努力为农牧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献计出力,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