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访谈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在线访谈 > 正文

【党组织书记谈落实系列专访⑮】牟忠平 :以改革创新理念推动民政事业新发展 以民政事业新发展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新成效

发布时间:2024-08-13 11:30:28来源: 办公室点击:[]

            以改革创新理念推动民政事业新发展 以民政事业新发展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新成效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牟忠平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作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做好新时期民政领域民生保障和民生福祉,全县民政系统始终坚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全会对深化民政领域改革的部署要求,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实施“四强”行动、做好“五量”文章,聚焦民生保障、乡村振兴、主动创稳等重点任务,突出州委“六个聚焦”,实施“六大行动”和夏河县高质量发展“五个年”行动,建设“五大夏河”、争创“五个标范县”重点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持续稳步推进结对关爱行动,不断提升民生救助保障发展水平,统筹民生保障高质量发展要求,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推进社会事务、狠抓民生实事。精准定位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更好履行职责使命,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为县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民政力量。

一、聚焦党建引领,夯实政治基础,把牢新时代民政工作的思想指引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思想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夯实政治基础。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深刻阐明了民政工作的政治属性、职责使命、目标方向、任务举措等事关民政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问题。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持续巩固拓展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强化政治责任,提高政治能力,提升作风能力,规范干部队伍管理,层层压紧压实责任,推动营造风清气正、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

二、坚守知行合一,深化学思践悟,持续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民政工作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既是初心和使命的直接体现,也是学习成果内化深化转化的有力见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上民政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局坚持学思用贯通、知行统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及时跟进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自学和集体学相结合,深入开展学习研讨交流,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确保党的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入脑入心,自觉增强对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进一步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更好履职尽责,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聚焦特殊群体、围绕群众关切,更好地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三、聚焦人民至上、提升民生保障,努力推动民政事业发展新篇章

(一)着力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加快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着力提升救助的主动性、精准性、便捷性、实效性。进一步强化主动救助意识和信息共享联动机制在社会救助领域的运用,充分应用好低收入人口数据信息,实现在线实时监测预警,主动发现并及时救助困难群众,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截至全县发放各类城乡低保对象1834户6128人,发放城乡低保金650.87万元。特困供养金173.91万元。累计为因病、因灾、因学等困难群体发放临时救助资金79.71万元。扎实开展低收入群体入户走访摸底排查,共计发放困难群众补助资金共计625万元。同时进一步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机制。充分发挥甘肃省社会救助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立与乡村振兴部门信息共享长效机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纳入救助范围。进一步健全困难群众照料护理标准认定机制,全面推进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救助帮扶领域的运用,实现救助帮扶一窗办、协同办,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持续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不断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形成“物资+服务”综合救助模式,丰富救助内涵,更大范围汇聚社会救助资源,实现政府救助与慈善公益的优势互补、有效衔接。

(二)着力打造新型养老服务能力。结合农牧村养老服务需求和实际,不断优化供给、提升质量,满足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年内争取省州县为民实事配套资金60万元,实施2个村级互助幸福院任务,推动“老有所养”迈向“老有颐养”。加大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争取资金2695万元,新建夏河县老年人养护院建设项目,同时推动我县殡葬改革事业发展,加快实施殡仪馆新建项目配套附属设施项目建设力度。努力推进全县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更加合理均衡。建立完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信息,积极回应和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多元化服务需求,延伸基本养老服务内容。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协同发展。投资3万元持续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30户,护理型床位普及,帮助困难、失能老人家庭改善居住环境。筹措资金为全县286名分散特困供养对象采购一批衣物等生活必需品总价值达60万元,尽最大可能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也充分保障了分散特困供养对象基本生活质量。加强养老机构管理,提升养老机构社会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紧贴农牧村实际,紧扣农民群众需求,推动农村养老服务转型升级,年初总投资1097万元,总建筑面积2017平方米的科才敬老院新建项目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有效弥补了我县农牧村特困供养机构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以及打造区域化整合布局、一体化管理运营、特色化服务保障,完善供养水平能力和特困供养服务保障方面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三)着力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政治、自治、法治相融合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体系,有序推进基层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积极推进一站式、综合型服务,切实增强基层治理和服务水平,推动其高质量发展 ,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积极争取到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40万元,完成4个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任务。积极推进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管理,大力发展公益型、服务型、社区型社会组织,清理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坚决惩处非法社会组织,引导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参与社会治理、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加大殡葬设施建设力度,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增强殡葬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和村规民约作用,大力宣传现代文明绿色殡葬理念,引导群众破除移风易俗。

(四)着力推进结对关爱行动全覆盖。按照《夏河县2024年结对关爱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全覆盖工作推进措施》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更新完善关爱对象、结对干部等基础信息数据,确保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纳入结对关爱范围,做到精准无误、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截至目前全县675名省州县各级干部共结对“三类对象”684名,开展联系交流3761人次,走访探视2398次,落实政策1801个,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01个,帮办实事245件,资助资金(含物资折合)19.8740万元。联系交流完成率274.85%;走访探视完成率350.44%,全县结对关爱全覆盖各项工作呈现出持续向好、稳步推进的态势。

四、立足发展实际,推动民政工作新发展,以新发展推动民政工作新作为

民生问题大于天,新时期我们将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做好民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把“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根本上把困难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民政工作的重点,忠于人民,坚于职守,及时回应民生关切、靠前解决群众困难,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突出终端问效和问题导向,持续完善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构建社会多元联动服务机制,从制度上有效解决困难群众的民生问题,用好全社会帮扶困难群体资源,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切实兜住兜牢兜好基本民生底线。


夏河县“三抓三促”行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