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奥乡党员干部为牧民诊疗。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蔡文正
夏季的夏河县达力加山,积雪初融,草色新绿。
清晨,曲奥乡“甘南州牧区党建夏河县曲奥乡游牧转场服务站”党员小分队整装待发。他们携带药品箱、政策宣传册和牧民急需的生活物资,前往距离县城20公里外的夏季牧场——达力加山上的牧民群众家。
“路不好走,大家注意安全,一定要把物资送到每一户牧民家里。”曲奥乡党委副书记道吉当知对队员们说。
在这片平均海拔3000米的高原牧区,牧民们世代沿袭着“逐水草而居”的转场生活方式。如何让党的政策和服务与牧民同步移动,成为摆在基层党组织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曲奥乡党员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的服务”温暖民心,在广袤的草原上架起了一座党群连心桥。
七月的达力加山,天气多变。服务队刚出发不久,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阴云密布,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让本就崎岖的山路更加泥泞难行。经过近五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大家终于看到了远处山坡上的白色帐篷。
牧民道吉看到服务队员,连忙把大家让进帐篷,端上热气腾腾的奶茶。
帐篷里,服务队迅速展开工作:乡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为老人测量血压、检查关节病;包村干部详细了解转场后草场使用、家庭收入等情况。
“党的政策好啊,干部们这么远跑来,太辛苦你们了。”道吉感激地说。
这样的场景,在转场服务中已成为常态。针对牧民转场分散、服务覆盖难的问题,曲奥乡党委组建游牧转场服务站小分队,整合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医务人员、司法人员等力量,跟随牧民转场路线开展巡回服务。

曲奥乡党员干部与群众交流。(本文图片均由曲奥乡提供)
行进过程中,服务队在牧场较为集中的地方挂起“牧旅先锋·红色驿站”流动驿站的牌子,牧民陆续聚拢过来。此后,便是服务队的“法治宣讲”时间。
“乡亲们,针对森林草原法、民法典、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等,我给大家详细讲讲……”曲奥乡司法所长刘雅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牧民们讲解政策。
为了让牧民听得懂、记得住,她还特意准备了图文并茂的宣传画。
宣讲结束后,服务队组织召开了“草原议事会”,听取牧民们的意见建议。
“我们这片草场鼠害严重,能不能多投放些灭鼠药?”“牧场上没有手机信号,与外面联系需要走很远的路找信号……”牧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服务队员认真记录,能当场解决的立即答复,需要协调的承诺限期反馈。
“以前有困难要跑到乡上去,现在干部们主动来找我们,党的干部真正好!”牧民拉浪草感慨地说。
今年以来,曲奥乡通过“草原议事会”“牧场政策宣讲”等形式,用牧民听得懂的语言宣讲党的政策,累计开展流动宣讲3场次,收集意见建议12条,问题解决率超90%。
“养老保险缴费已经完成了,票据我回去打印好送到家里来……”“您的血压都正常,要及时把降压药吃上……”这是曲奥乡党员干部、医务人员服务老年牧民群众的日常。
随着夏季到来,牧民群众迁移到夏季牧场,留守在家的老人儿童办事较为困难。曲奥乡各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敲门行动”,逐户走访摸排需求。同时,帮办代办干部全程参与服务,解决转场期间牧民家庭的后顾之忧。今年以来,已为群众帮办代办各类事项32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60人次。
“哪里有牧民的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牧民转场到哪里,党的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曲奥乡党委副书记道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