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乡镇新闻 > 正文

夏河:交出党建引领移风易俗新答卷

发布时间:2025-05-21 17:17:37来源: 办公室点击:[]

推进移风易俗,实现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夏河县立足民族地区实际,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移风易俗的新路径,以组织保障、党员示范、党群联动为抓手,不断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组织引领 领出好村规


制定一个好村规离不开党组织的引领把关。夏河县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移风易俗为导向,以组织建设为助推,探索建立“县委统筹-乡镇党委主抓-村党组织包干”三级联动机制,各级党组织深入农牧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文明理念,引导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53份,以组织引领规范乡规民约,推动农牧村擦亮乡风文明“新名片”。

阿木去乎镇立足群众整体素质偏低、懂法守法意识淡薄、基础设施短板较多、社会治理难度较大的镇情实际,探索建立“党建+移风易俗”工作机制,在镇党委的牵头组织下,邻近乡镇的10个村党支部共同协商制定了《阿木去乎地区治理高价彩礼乡规民约》和《阿木去乎地区社会治安管理和移风易俗治理乡规民约》,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基本形成了涵盖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生态环保、控辍保学、村风民俗、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方面的综合性乡村治理体系,有力推动了乡风民风向好向善。

达麦乡当应道村党支部召集村内离任老村干、老党员、群众代表召开“移风易俗村规民约”恳谈会,针对村民呼声强烈的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焚烧祭祀、天价彩礼、相互攀比等陈规陋习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同时,深化以德治村,强化村民道德教育,先后评选“最美庭院”1户、“最美家庭”3户,以榜样示范涵养文明乡风。


党员带头 带出好风气


要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离不开党员这个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夏河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村规民约,将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等内容融入基层治理,以制度化手段营造崇德向善、节俭养德的良好氛围,形成文明乡风与社会治理协同发展“新风尚”。

科才镇针对省际、县际交界地带治理存在历史隔阂等问题,创新构建“党建+网格治理”模式,与邻省乡镇签订甘青两省边界乡镇联合党组织框架协议书,并在甘青交界地擦卡滩草场处,推行“党员先锋带头、治理难题同商、民生实事同办”机制,通过设立1个“边界党员责任区”,组织三个村12名农牧民党员成立“护界先锋队”,在边界夏季牧场开展党的惠民政策宣传、巡防巡查、普法宣传、应急消防等工作,推动边界治理从“各自为战”向“协同作战”转变。

桑科镇在移风易俗工作中注重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组织党员干部加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队伍,通过主题宣讲、入户宣传等方式,深入解读移风易俗政策,带头抵制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陋习,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同时,建立党员承诺践诺机制,引导党员在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实践中率先垂范,开展“好婆媳”“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鼓励党员干部主动参与并带动群众对标先进,以家风促乡风,推动形成“党员带群众、先进带后进”的文明新风尚,实现移风易俗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


一约四会 约出好治理


健全完善“一约四会”是做好乡村治理和移风易俗的重要保障。夏河县以“一约四会”为抓手,深化移风易俗,通过基层党组织牵头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65个,通过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整治高价彩礼、消除相互攀比、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出文明简洁、健康科学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麻当镇聚焦移风易俗难点堵点,研究制定了《麻当镇开展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完善了《麻当镇镇规民约》,同时指导各村结合村情实际制定了《村规民约》,将红白事标准纳入其中,明确彩礼不超过5万元、酒席不超过20桌等具体要求;建立红白理事会,推行喜事新办,丧事从俭,建立健全“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反馈”全流程管理机制,确保移风易俗落到实处;利用宣传栏、横幅等传统渠道,结合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移风易俗政策和文明新风尚。此外,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移风易俗宣讲进万家”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带头遵守红白事规定,带头宣传倡导文明新风,形成“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社风”的良好局面。

曲奥乡以建设“和美乡村”为目标,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抓手,通过抓宣传、定制度、树榜样,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打散”陈规旧习,让崇德向善、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引导群众逐步形成移风易俗、文明和谐的好乡风,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正能量。全乡163名党员干部带头签订了承诺书,落实婚丧嫁娶一律从简要求。同时通过选树先进代表,把反对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写进村规民约作为评选表彰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的重要条件。今年以来,全乡修订完善村规民约2个,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30场次,将“低彩礼、新办事、不铺张、讲文明”的新风尚传递到千家万户,让文明之花在乡间田野绚丽绽放。


旧俗改革 改出好前景


旧俗改革不仅是传统丧葬陋习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必然要求,更是重塑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夏河县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线上在夏河发布等公众号发布《甘肃省殡葬改革政策50问》、“深化殡葬改革 推进移风易俗”倡议书等宣传信息;线下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活动,规范各类喜丧事宜标准,以“破旧立新”推动全县乡风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拉卜楞镇积极响应甘肃省关于推进移风易俗的工作要求,将移风易俗视为塑造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任务,制定《拉卜楞镇党员干部职工婚丧嫁娶活动指导标准》,对彩礼金额设定合理上限,规定酒席规模、菜品标准等,杜绝铺张浪费与盲目攀比。同时,建立《农村党员、村组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事前报备表》,要求党员、村组干部提前报备操办的婚丧喜庆事宜,包括时间、地点、规模、参与人员等详细信息,便于组织监督。通过“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模式,充分发挥干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广大群众看到移风易俗带来的实惠和好处,带动全镇婚嫁彩礼下降,逐步形成文明、节俭、健康的婚嫁新风尚。

唐尕昂乡针对传统殡葬观念根深蒂固、移风易俗推进难度大等问题,创新构建“线上+线下+入户”立体化宣传模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集中宣讲,推行“政策宣传全覆盖、典型引领树标杆、群众参与共推进”机制。通过组建5支由党员干部、乡贤能人组成的“新风宣讲团”,依托微信群推送生态安葬知识和政策解读,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每月开展集中宣讲,用鲜活案例讲解殡葬改革的重要意义;组织志愿者深入辖区群众家庭发放宣传彩页,并面对面讲解科学殡葬理念。同时,建立红白理事会监督机制,对辖区内红白事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推动群众树立“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观念,实现殡葬改革从“被动接受”向“主动践行”转变。